-
三亚市国地税联合向中学生宣传普及税法
“税是啥?税是钱!税像川剧会变脸;一变变成高速路,二变变成大花园,三变变成新学校,四变变成大轮船,五变变成大火箭,嗖嗖嗖嗖冲上天……”3月6日上午,一场主题为“税法就在同学们的身边”的税收宣传走进校园知识讲座在三亚实验中学教学楼开课。来自该校初三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和部分教师共计200多人聆听了讲座。此次活动,由三亚市国家...
发布时间:2018-03-15 来自:凤凰网海南综合 -
修改未成年保护法 解决校园欺凌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表示,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凌各地都有发生,有的行为非常恶劣,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也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法过程中,一定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
发布时间:2018-03-14 来自:南方网 -
福建泉州丰泽区:进校园弘扬宪法精神上好"开学第一课"
“检察官阿姨,请问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人会怎样?”在以“新修订宪法”、“安全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开学第一课”上,福建省泉州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元气满满,争先恐后地挥举着小手,向检察官抛出了心里酝酿已久的各种“天马行空”问题。 3月12日上午,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检察院走进泉州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以“学雷锋纪念日”、“春暖泉州红”为...
发布时间:2018-03-14 来自:正义网 -
划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18年3月11日下午3时52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表决通过,如潮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长时间响起。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
发布时间:2018-03-13 来自:人民日报 -
覃鸿代表: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惩戒校园凌辱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地学校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更给社会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近些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逐渐成为两会期间的一个热议话题。今年两会关于这些话题,一些代表委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副校长覃鸿接受记者专访时表...
发布时间:2018-03-13 来自:新京报 -
持续发力建设法治中国
持续发力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兴则国家兴,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连日来,代表们对此进行了热议。一场治理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让改革更加于法有据了;严格执法,让权力行使不再任性了;公正司法,让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强了;全民守法,让...
发布时间:2018-03-13 来自:人民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维导图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18 -
关于校园欺凌触犯的法律
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多元利益冲突集中爆发,严重冲击着社会公众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失范现象。特别是网络中一些暴力内容的放大和传播,树立了“坏榜样”,对孩子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网络世界的虚拟性、隐蔽性使欺凌者无所顾忌,使同网络欺...
发布时间:2017-02-23 -
班主任暴打迟到学生 体罚学生要追责
近日,有网友称,甘肃省陇南礼县一中老师暴打多名学生。礼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目前该教师已被停职停课,并向被打学生和家长道歉。礼县县委宣传部发给记者的通报称,26日晚9点多,礼县一中第二个晚自习时,高一(8)班班主任王谢有发现班上纪律不好,正在批评学生时,马某某等8名学生因迟到拥堵在教室门口吵闹。王谢有在对这8名学生进行批评...
发布时间:2016-11-30 -
未成年人应该知道的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
发布时间:2016-11-30 -
如何掐灭青少年手中的“烟头”
“青少年吸烟率比较高的是四川省,然后是福建、内蒙古、陕西、湖南,都是10%以上,最少的是江苏。按照城市类别,乡镇吸烟比例最高,尤其是乡镇的男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华珍拿着数据说话。 近日,“保护青少年健康发展,呼吁全国无烟立法”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上,周华珍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三十...
发布时间:2016-11-30 -
未成年人享有的劳动权利
劳动权利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享有要求劳动就业的机会和按劳取酬的权利。在我国,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完成了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继续升学的,依法可以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个体劳动。依照我国《劳动法》第3条的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如下劳动权利: 一、就业的权利。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享有就业的权利。未成年人...
发布时间:2016-11-30 -
知法守法儿歌
少先队员要知道; 学习知识很重要; 自我保护不可少; 健康成长第一条; 知法用法最重要; 运用方法保自己;水电安全要注意; 交通规则要遵守; 小孩玩火不可取; 学习法律形式好, 全民普法在引导, 贴近基层效果牢; 教育阵地最重要, 法制教育进学校, 普法网络建设好, 居民学法用事例, 宣传法律进社区, 学用结合讲法理 ; 学习...
发布时间:2016-11-30 -
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包括:(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2、《预...
发布时间:2016-11-02 -
远离毒品
为什么青少年儿童容易成为毒品侵害的对象? 从近年来我们对吸毒青少年儿童的调查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毒品的认知能力差。不少吸毒青少年儿童在吸毒前对毒品本身知之甚少,甚至无知,对毒品的害处只是道听途说,口耳相传,略有所知,非常肤浅。 二是在不正当的好奇心驱使下而涉毒。青少年儿童好奇心理强,同时自控能力又差...
发布时间:2016-11-02 -
以案说法
案例一: 所谓重大过失是相对于一般过失而言的,是指不但没有注意到其身份或职务上的特别要求,而且未能预见和避免普通公民能预见或避免的事情,构成重大过失。 2000 年 9 月 22 日下午第二节课是某小学一、二年级的游泳课,该校体育教师丁某和黄某安排学生下水清理游泳池。当时,游泳池正在排水,但水仍有齐胸口深。丁某和黄某警告学生不要靠近...
发布时间:2016-11-02 -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故事
一天,学生小丽放学以后,正在校门口等她妈妈来接她回家。这时,一名陌生男子骑着自行车到小丽身边,说:“你在等妈妈接你回家是吗?”小丽点点头。那名男子接着说:“你妈妈在单位里正开会,让我接你回家。”小丽听这人说得有板有眼的,没有半点犹豫,就跨上了自行车。但是,当车子骑出去不远,小丽发现不对了——回家可不是这条路!啊!她...
发布时间:2016-11-02 -
小学生法律知识
1.独自在家时有人叫门怎么办?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2)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跟踪入室。(3)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特别是遇...
发布时间:2016-11-02 -
学法小故事
案例一:王先生在外地工作,离家较远,平时回家较少,大多是通过电话与家里联系。有一天,他正在单位上班,父亲打来电话说:“昨天我和你二叔因为自留山的划分问题吵了一架,吵得很凶,你二叔说准备找人揍我。”过了几天,父亲又来电话:“自留山的事没有摆平,新问题又来了。”王先生一听心里直打鼓,连问咋回事,父亲说:“我和你二叔因堂屋...
发布时间:2016-11-02 -
中学生法律小常识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重要“规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还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用法律规范他们的行为,也需要法律对他们进行保护,这就要求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护法,逐步...
发布时间:2016-11-02